山东举行“加力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无源自控水表原理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

原标题:山东举行“加力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主题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于2024年2月21日15时举行“加力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主题系列第一场新闻发布会,无源自控水表原理邀请山东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等同志介绍山东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发布会由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孙应琢主持。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孙应琢:

媒体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是构建高水平开放新格局、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保障。为深入介绍山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山东省新闻办组织“加力塑造高标准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第一场。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山东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孙起生先生,为大家介绍山东省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有关情况。

同时,我们还邀请到山东省纪委常委胡冰先生,山东省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晓燕女士,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贾峰先生,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国祥先生,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波先生,一起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孙起生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山东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孙起生: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龙腾盛世,万象更新。首先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顺利!下面,我介绍一下山东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我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着力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连续四年入选营商环境最好十大省份,青岛入选位列前十的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淄博入选位列前十的地级市。在国家层面《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中,山东省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为“非常高”,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就诊一件事”、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数字政府建设、济南开设政务服务“云大厅”等典型经验被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推广,济宁推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一件事”等做法被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宣传推广,第十七届中国电子政务论坛暨数字变革创新峰会、第十七届全国政务服务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我省成功举办,这些都有力提升了山东营商环境的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去年以来,我省聚焦企业和群众期盼,加快推进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出台了一批切实可行、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聚力高位谋划推动,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我们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对标最高标准、最佳实践,健全机制、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形成高位推动、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格局。省政府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山东省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4.0版,分20个领域推出170条具体改革举措,省纪委监委在全省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省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协调联动推动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揭榜挂帅”活动,推动144个改革项目攻坚突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三,不动产“带押过户”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口岸通关便利度大幅提升,融资信贷渠道更加畅通。截至2023年底,全省经营主体突破1465万家,全年新登记经营主体216万户,均居全国第二位。

(二)聚力“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

我们始终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一项事关政府执行力公信力、事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山东良好形象的大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围绕大力提升行政效能、健全省政府领导同志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优化“山东通”“爱山东”功能支持“高效办成一件事”等制定四个《若干措施》,共48条举措,在全国率先开展政府机关运转、政企沟通交流、数字政府建设提速提效“三大行动”,纵深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细。一是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制定办文、办会、督查落实、信息报送等工作规范和基本要求,省政府文件总体运转时间缩短20%以上,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90分钟,省政府常务会议议题汇报稿一般不超过1500字,一般议题运转时间由平均4天压缩到2天。推出“山东通”3.0版,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公文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互联互通。二是政企沟通实现常态化。去年省政府领导同志带头走访企业144家,开展政企沟通交流会、走进企业家会客厅活动15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等“四上”企业大走访活动,各级干部广泛参与,实现了走访全覆盖。三是推动企业诉求高效办理。畅通“省长直通车”,开通了企业家直通省长公开号码(96178),在“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设立了“企业家诉求专区”等,多渠道收集企业诉求。建立企业诉求“2115”快速处办机制(各承办单位接到企业诉求后2小时到达现场或取得联系,1个工作日内提出办理意见,15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或服务确认),实行“马上就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持续健全完善12345热线制度体系,组建涉企政策专员队伍,建立“一单直达”机制,加强诉求跟踪督办,2023年全省12345热线共受理诉求4735万件,按时办理率和满意率均处在高位。

(三)聚力更好便民利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创新编制《政务服务改革工作用语规范》等标准,梳理编制全省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实施清单和办事指南,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省“同要素管理、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二是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线上优化升级“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功能,打造“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超市;线下推进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建设,推动线上线下“网厅融合”。三是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数字化。推出全省统一的“鲁通码”,身份证、社保卡等高频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和社会生活场景中全面应用,减少证明材料3000余万份。完善以“平台+大脑+应用”为支撑的数字化服务决策体系,全力打造整体高效、全国领先的数字政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2月18日,省委、省政府在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召开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奏响了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的强音,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也提出明确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合力攻坚,持续推动营商环境创新提升,着力解决好企业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全方位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

一是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出台营商环境创新提升方案5.0版,推出一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便民利企的改革举措。推动修订《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提供法治保障。选取重点惠企政策,全流程评估政策制定、执行、成效等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针对部门检查过多、中介服务乱象等重点领域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二是深化企业诉求高效办理行动。健全完善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吸声劈尖原理建立全省企业诉求数据库,组织开展全省企业“大走访”活动,依法依规、以有解思维破解企业发展难题。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诉求“2115”快速办理机制,提高诉求问题办理质效。积极搭建政府部门与企业群众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提高服务满意率、问题解决率。

三是深化政务服务提速提效行动。深入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和线上办事“一网通办”,加快建设现代智慧“政务综合体”,大力推进“跨域办、就近办、帮代办、智能办”,不断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对已推出的100个高频“一件事”服务场景完成迭代更新,逐一制定工作指引和办事指南,最大力度利企便民。

四是深化机关运转提速提效行动。围绕从“高效办成一件事”到高效办成“一类事”“每件事”,进一步做好深化细化扩展工作。突出以上率下,从机关单位做起,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效办文、办会、督查落实、信息报送、调查研究等工作机制。突出“高效”与“减负”相结合,持续为企业群众减负,为基层干部减负,为部门单位减负,努力打造效能政府建设的“山东标杆”。

一流的营商环境需要来自各方面的支持,需要全省上下的共同营造、共同维护、共同努力。希望广大媒体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我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共同推动山东营商环境迈向更高水平,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下坚实基础。

谢谢大家!

孙应琢:

现在回答记者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重大项目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请问山东在助力重大项目落地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山东省城镇化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晓燕:

感谢记者朋友对重大项目推进工作的关注。

重大项目是有效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为什么投、往哪投、谁来投、怎么投”,系统完善项目谋划储备、落地开工、建设推进、投产达效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具体推进中,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抓落地开工。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全流程在线审批,强化部门联动和工作集成,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增便利”,提速开工前主要手续办理,以高质量的审批服务助力重大项目落地。着眼促进经济持续巩固向好、推动先行区建设强势开局,近年来连续组织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为抓项目扩投资营造了良好氛围。近日,省委、省政府将举行2024年春季全省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请各位记者朋友保持关注,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二是抓建设推进。完善分级分类推进机制,本着各级建立项目库、省级统筹调度的原则,每年年初推出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库。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建立用地、资金、环境、能耗煤耗“四张清单”,先后推出用地指标预支、“两规”一致性处理、能耗指标收储交易等一批创新措施,深化金融辅导、金融伙伴机制助力重大项目建设,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性资金支持,有力保障了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周调度、月通报,“一项目一台账”监测分析项目进展情况。2023年,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8万亿元、超出年度计划投资2400亿元,拉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为稳住经济发展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抓投产达效。紧盯重大项目落地见效“最后一公里”,推出年度计划竣工投产项目清单,坚持“点对点”“一盯一”,全力协调解决企业水电油气运以及资金筹措等问题,指导企业梳理上下游产业链,分行业、分层级、分类别举办供需对接,着力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多拿订单。2023年,全年竣工投产项目3922个、新增产值5383亿元。

四是抓谋划储备。紧紧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聚焦五大领域,坚持高点定位、前瞻引领,超前谋划储备项目。重点谋划块头大、牵引性强的战略性工程,谋划优势行业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抢占新领域新赛道的现代化产业项目,谋划补齐公共设施短板、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需求升级类项目。新年伊始,即下达了2024年省级重点项目清单,包含项目200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同步抓好市、县重点项目梯次谋划储备,形成了2024年15000个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清单。对这些优质项目,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保障,落实好领导帮包、专班推进机制,推动项目早落地、快见效。同时,认真落实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部署要求,着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落地一批新项目,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后劲。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新华社记者:

企业跨区域经营和迁移是否便利,侧面反映出市场环境的质量水平。作为企业准入的主管部门,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一级巡视员贾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在服务我省经营主体跨区域“自由”迁移、提升企业迁移便利度、解决迁移登记重复申请和“往返跑”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统一了全省企业登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再造了迁移登记流程,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迁移效率,节约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办理环节“四合一”。改革前,企业跨区域进行住所迁移时,需要提交三次申请,多次往返于迁入地和迁出地登记机关,流程多、时间长、成本高、手续繁琐。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省将申请迁入、申请迁出调档、迁入登记和住所变更登记四个环节合并为一个环节办理,即企业只需向拟迁入地登记机关提交一次住所变更登记申请,便可完成住所迁移,无需再向登记机关办理迁移调档手续。

二是办理流程“一键办”。为解决企业档案移交手续复杂、时间长、无法网上办理的问题,我省通过改造优化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和内网审批业务系统,设置“省内迁移”功能模块,增加企业登记电子档案线上共享和移交功能。企业直接登录“一窗通”平台,点击“省内迁移”模块,一键提交即可完成相关申请。

三是档案移交“简易办”。我们取消了由申请人线下申请企业登记档案迁移调档手续和纸质《准予迁入调档函》文书,在登记审批业务系统中专门设置了“线上档案移交信息迁入地与迁出地交互”功能,迁入地登记机关在受理审查迁移变更登记时,即可填写本单位接收档案移交相关信息,迁出地登记机关根据收到的调档信息,通过邮寄方式,即可完成档案移交。档案移交时限由3个月压缩至20日,压减了67%。

四是档案管理“一体化”。我局研发了一体化企业登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并在全省全面应用,统一规范了全省企业档案管理,实现了全省企业电子档案数据集中管理、共享应用。

省内企业“自由”迁移为助力经营主体跨区域经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奠定了基础,为优化营商环境再添动力。全省已有7.89万户经营主体通过新流程办理了迁移登记。下一步,省市场监管局将加强与税务部门的工作协作,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企业迁移登记与税务迁移登记同步办理试点,实现企业税务登记与企业迁移登记同步自动完成。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山东法制报记者:

据了解,围绕“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山东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请问,目前该项工作成效如何?“企业码”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好处?

贾峰:

谢谢您的提问。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聚焦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围绕经营主体在不同部门涉企业务身份认证难、身份信息更新不及时、反复提交纸质营业执照等问题,率先全面推进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和“二码合一”改革,助力“无证明之省”建设,方便了经营主体办事,提高了政务服务效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实现了“企业码”统一展示。以往,纸质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为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链接。扫描此码,只可以查看经营主体的登记管理基本信息。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是企业的身份码。扫描此码,可以查看该企业的登记注册信息及关联的行政许可、名称变更、一照多址、监督管理等信息。“二码合一”改革后,全省所有经营主体实现了“企业码”在营业执照两种介质上的统一展示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社会公众对“企业码”的获取、查看。

二是实现了电子证照汇集应用。印发了《关于推进涉企证照“一照关联”“一码通行”工作的通知》,就推进电子营业执照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应用,涉企证照“一照关联”“一码通行”提出了具体举措。截至2024年1月底,已关联市场监管领域16类电子许可证信息。济南、青岛、临沂、泰安等地还关联了行政审批、工程建设等领域共100多类经营许可信息。

三是实现了“企业码”广泛应用。“企业码”由市场监管总局基于电子营业执照、按照“一企一码”原则组织开发建设,具有权威、统一、易用、安全等优势。“企业码”涵盖的信息具有全面、便捷、易读性等特点。经营主体可以将“企业码”印制在宣传页、名片以及产品标签、外包装上,供社会公众扫码了解企业相关信息。经营主体在进行自身宣传、提升企业自身形象的同时,还可以防范假冒、仿制商品的产生。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可以通过扫描“企业码”,对经营主体身份进行核验,或依法调取其相关信息。随着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认知度的提升,“企业码”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逐步实现最大化。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去年,省纪委监委开展了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请问专项行动进展如何,今年有什么新的打算?

山东省纪委常委胡冰:

2023年以来,省纪委监委立足职责定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谋划开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我们深化巡纪联动、政纪联动、督纪联动,将营商环境纳入十二届省委第三轮巡视,建立联席联动、加强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对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大起底,开展“小切口”专项治理,会同省工商联制定《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清廉民企建设指导清单》,推动政企良性互动常态化。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办理问题线索3450件次,全省公开通报曝光105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

从2023年护航行动的结果成效来看,护航行动的方向是准的,路径是对的,2024年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水平开放暨高质量招商引资大会精神,持续深化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助力提振“做极致、干精彩、争一流”的精气神,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一是力保政策落实。结合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创新行动计划,确定2024年度专项行动监督重点,充分运用“一台账、两清单、双责任、双问责”监督机制,督促各级各部门深化大开放、拓展大招商,引导党员干部奋力进取、积极作为,擂起山东高质量发展的战鼓。二是解决突出问题。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紧盯营商环境中的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选定涉企奖补资金、涉企行政执法、建设用地审批等领域,开展“小切口”专项监督。三是推动优化治理。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贯通专项行动,着力发现和纠治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推动干部主动靠前服务企业。坚持个案查处与系统整治相结合,加强与省直部门协作配合,发挥专责监督和专业监管的叠加优势,将监督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奏响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强音。

人民网记者: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提出“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注重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济南目前正在打造数字先锋城市,请问,在数字赋能、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济南市有哪些做法,下步有什么打算?

济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国祥:

济南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聚焦企业群众关切,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厚培“近悦远来”营商沃土。2023年,济南市获评高质量发展十大标杆城市、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一是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聚焦获得电力、项目建设、金融服务、创新创业、知识产权等领域,以数字化方式促进资源要素聚集供给,持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开办企业实现“半日办结”,涉企事项100%容缺受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全链条改革,依托工改系统,实现一日“多证连发”,“分段限时联合验收”等经验在全国推广。全国率先实现“水电气暖讯”一码缴费,“开门接电”为企业节省成本6.41亿元。作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出台“科创金融十条”,推出74项科创专项信贷产品,给予科创企业融资支持116亿元。2023年完成专利质押登记1089项,同比增长110.64%。

二是不断加快法治化步伐。聚焦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商业纠纷等领域,以数字化为基础构建公正透明保障体系,促进企业公平竞争。济南已建立起“条例+规划+方案+清单”四位一体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依托数字执法办案平台和数字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全链条闭环式监督,创新推出1077项行政处罚“四张清单”。依托府院联动机制,全年妥善化解债权37亿元、盘活资产23.4亿元;传票和判决书实现一键送达。全国首创公共资源交易绩效评估,推行招标代理机构线上评标服务。

三是广泛推行便利化举措。聚焦政务服务、登记财产、纳税服务等领域,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纾解企业和群众办事堵点,提升办事效率,促进政策高效兑现。目前,济南政务服务“云大厅”309项高频服务事项全天候智慧受理、在线帮办,“泉惠企”智慧平台发布惠企政策3800多条、129项实现“免申即享”。2200项应用入驻“爱山东”济南分厅,100个市级事项实现“无人工干预审批”。在全国率先推出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用新贷还旧贷”;依托不动产登记“云柜台”,实现80%以上登记、查询等业务线上办理。推行增值税“留抵退税确认制”,退税受理审核平均时长缩短75.4%,90%以上办税事项可远程解决。

四是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聚焦增外资扩外贸、建设开放平台、促进人文交流等重点,以数字平台建设为持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打造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提供全方位扶持。2023年,济南实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5959家,比上年增加393家,创历史新高。打造了“链上自贸”保税展示交易平台,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逐步形成,保税维修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年开行中欧班列突破1000列,通达21个国家、48个城市。建立了22个“济南海外人才联络站”。

下一步,济南将聚焦企业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拓展数字济南建设应用场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为“项目深化年”提供有力支撑,以更好的发展环境赢得更多投资兴业者的青睐。

香港商报记者:

刚才介绍到济宁推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一件事”的做法,请问济宁市在“高效办成民生领域一件事”方面,还有哪些创新举措?

济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东波: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新闻媒体的关心支持。济宁市坚持民生无小事、民事不可缓,紧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盼,推行“民事无忧”模式,运用数字手段赋能就医、养老、住房保障、车辆出行等传统公共服务转型升级,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一、聚焦“掌上易办”,推动就医服务更舒心。针对病历等就医信息获取路径不畅通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实施“病历掌上查”。一是“一个平台”统数据,依托“爱山东”APP开发“病历掌上查”应用,统一规范身份核验、统一制定数据标准、统一打通数据链路。二是“一个入口”可查询,群众可一站查询不同医院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门诊处方、检验报告、体检报告、门诊费用、住院费用等全过程就医信息。三是“一个体系”保安全,高度重视就医隐私保护,仅限患者本人实名认证、“刷脸”识别后使用;病历等信息仍存储于医院服务器,“病历掌上查”应用只展示、不存储。目前,已接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5家市内主要医院,使用量达8.42万人次,“翻箱倒柜”找报告、用药处方看不懂、带着“一叠叠”病历单转院复诊等现象逐渐成为历史。

二、聚焦“网上好办”,推动住房保障更安心。深度开展公租房管理数字化改造,推动申请、核查、监管、服务“全网办”,打造公租房“安心住”品牌。一是“一房一码”,逐个赋予主城区7247套公租房“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实时查询户型图、面积、租赁状态、服务电话等基础信息,绘就公租房“电子地图”。二是协同审查,搭建“公租房核查平台”,对接婚姻、低保、养老金、不动产等信息,自动生成资格核查报告。三是线上选房,群众“点点手机”即可完成公租房申请、选房、签订电子合同。截至目前,已开展5轮线上选房,972户家庭参与选房、其中手机选房占比89%,房屋配租率同比提升30%,房屋闲置率同比下降80%,主城区公租房整体闲置率低于1%。

三、聚焦“无感智办”,推动养老金领取更暖心。创新实施领取资格“静默认证”,老年人“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扰”即可领到养老金。一是多渠道汇集信息,开发“惠民补贴待遇资格认证平台”,对接民政、公安等10个单位26类、2100余万条数据,精准绘制领取人“数字画像”。二是多维度开展认证,发放单位只需在认证平台中录入领取人基本信息,认证平台自动检索其死亡、服刑等“否定类”信息和出行、就医等生活轨迹信息,实现了“大数据采集-数据比对-自动发放”。三是全方位推广运用,目前已将“静默认证”范围扩大到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高龄老人津贴等34类惠民补贴,“静默认证”率达90%以上。

四、聚焦“一件事一次办”,推动车辆服务更贴心。充电难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一大阻碍,济宁市精准把脉群众需求,打造“线上点单、一次办好”新模式。一是搭建“绿色通道”,供电公司主动上门对接物业企业,结合消防、供电等情况集中签订认证协议,纳入“绿色通道”小区。二是创新“一键申报”,开发“充电桩一件事”应用,车主仅需填写个人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身份证、不动产权证等要件均由后台数据实时共享。三是推行高效快办,居民提报申请后,当天即可接到供电公司服务预约电话,最快当天即可完成装表接电。2023年,全市累计签约“绿色通道”小区987个,安装充电桩2.6万余个。

孙应琢:

记者提问就到这里。大家如有其他需要采访的内容,请联系省营转办李晓明女士,电话51786269。

本次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avatar

新程序已上线 管理员

刚刚发布了:1篇 新内容
查阅文章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发布评论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有 4 条评论)
222 2019-07-18 1# 回复
测试

QQ交谈

在线咨询:QQ交谈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电话联系

400-800-000

工作时间:每天9:00 - 18:00
若无特殊,节假日休息

我的微信